美农缩略图

具有“双重功效”的酸化剂,必要吗?可行吗?

2021-05-20

“禁抗”大潮已过去大半年,各家企业的禁抗方案普遍反馈效果稳定,酸化剂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,这主要归功于其促进蛋白质消化和抑制有害菌增殖的两大功能。因此,市场上普遍将酸化剂分为消化酸和抑菌酸,难道就没有一款具有双重功能的酸产品吗?这个问题又该如何思考呢?


一、 双重功能有必要吗?


猪对饲料中蛋白质的消化主要在胃和小肠进行,消化道不同部位都存在有害菌,但有害菌数量不同。猪只受到应激时,比如断奶应激,胃内pH值会显著上升,潜在病原菌在胃内会大量增殖,一方面影响蛋白质的消化,另一方面也会增加有害菌在后肠段的定植数量和机会,导致肠道紊乱。因此,酸化剂如果能在保证蛋白质充分消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抑菌效果,从源头上减少有害菌,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需要注意的是发挥双重功效的场所主要在胃和小肠。


blob.png


小结:双重功能的酸化剂是有必要的,值得注意的是发挥双重功能的场所应为胃和小肠。



二、 实现不同功能的关键因素


1.促进蛋白质消化吸收

从蛋白质的消化过程(图2)可以发现,H+能够促进蛋白质变性和激活胃蛋白酶原,从而起到促进蛋白质消化的作用。因此,对于主导蛋白质消化的功能需求而言,酸原料提供的H+数量是关键。

blob.png

蛋白质的消化过程



2.抑制有害菌

有机酸抑菌的途径包括:
(1)降低消化道环境pH,抑制有害菌增殖,这一途径主要发生在胃内;
(2)分子态有机酸进入细菌内部,杀灭有害菌,是有机酸在肠道发挥抑菌功能的主要方式,其作用模式如图3所示。

blob.png

有机酸的抑菌机理


小结:H+是促进蛋白质消化功能发挥的关键,分子态有机酸能够抑制有害菌。因此,双重功能需要胃肠道中具有足够量的H+和分子态有机酸。


三、如何实现双重功能?

如下图所示,我们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双重功能:


blob.png


图4 实现酸化剂双重功能的不同路径



方式一:增加分子态有机酸的数量。在酸原料数量一定的条件下,分子态有机酸数量的增加同时意味着H+数量的减少,即减弱了促进蛋白消化的能力。

方式二:增强分子态有机酸的抑菌性能。从酸原料的选择和配伍上进行技术创新,在保证H+足量的基础上,保证有足量的抑菌功效更好的有机酸分子(如富马酸、甲酸等)进入小肠发挥作用,这样既增加了抑菌功效,又不会影响蛋白的消化吸收。


小结:H+足量的基础上,选择抑菌功效更好的有机酸有助于实现酸化剂的双重功能

上海美农专注于酸化剂产品研发和应用近二十年,基于以上思路,研发出具有促进蛋白质消化和前肠抑菌双重功能的复合酸化剂产品——富美酸。那么富美酸如何保证双重功能的实现呢?我们下期为您解答!


blob.png